Tuesday, August 20, 2013

少年辦戲劇節 我的舞台我作主

(檳城21日訊)「草莓族」、「柿子族」、「水蜜桃族」……種種對各世代青少年的稱號,皆指稱他們是抗壓性低、不堪一擊而不甚求上進的一群。然而從事實的另外一面看來,當下速成、高壓而凡事僅重效率和功利的社會,似乎也已無法提供過多的空間,讓青少年伸展他們獨有的活力和看法。

檳城就有一班來自不同學校的中學生,願意從劇場出發,一手包辦前期製作、宣傳、售票,以及台前幕後所有籌辦和演出工作,扛下高達一萬令吉預算的《崇young戲劇節》戲劇聯展籌辦,從所面對的難題中學習解決問題之道,邁向成長。

除了幕前演出的4部戲劇都由中學生擔綱之外,來自鐘靈獨中、鐘靈國中、柑仔園修道院女中、韓江中學和孔聖廟中華中學5所學校的戲劇社成員,更聯合組成了一個多達百餘人的製作團隊,2個月以來一關又一關的進階式,解決一個演出所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

崇young製作人之一,年僅16歲的中華生潘嘉尊,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指出,以往參與的演出或比賽,在外有主辦單位,在內有已在社會工作的學長姐或師長們幫忙操心,然而在崇young中,他們必須自己和場地租借單位商談,跑贊助、宣傳、售票,面對過去見所未見的讚助商、人民代議士和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觀眾群。

金錢是最大壓力

「最大的壓力來自金錢,除了舞台佈景、演員服裝造型等等必要的製作開銷之外,還有場地、工作人員津貼種種問題,這些都是過去我們戲劇社參與任何一場演出或比賽都不曾煩惱的問題。」

接受訪問的當天,一行學生製作人和宣傳組、票務組組員下午才出席完為了催生票房而召開的緊急會議,晚上即風塵僕僕地趕到一場小型戲劇公演的現場展開宣傳。

目前由於籌獲的讚助費不如預期,潘嘉尊也希望更多社會人士能夠幫忙學生們,踴躍購票入場或進行小額募捐,讓演出能夠順利進行。

兼顧學業 家長樂見孩子獲益

由於時間緊逼,再加上考試日期將近,家長也會擔心搞活動的孩子們無法兼顧學業,不過來自鐘靈國中戲劇學會的另一名學生製作人梁宇恆說,家長也樂見他們能夠在這過活動中獲益,因此已經約法三章,只要搞活動的時間不超過規定,就放手讓他去做。

「我們戲劇學會的全體同學和之前的學長,一直以來都希望可以參與類似的全方位劇場訓練,但都苦無機會。真正這樣做一次活動,壓力雖然大,但比任何時候學的東西都來得多。」

《崇young戲劇節》的幕後推手——路人甲表演社執委之一,也是此次比賽的總製作人張智玲說,路人甲表演社在每個小組都安插一個人員當組長,不過只扮演基本協調和顧問的角色,在學生們作出決策後,分析其利與弊,再交由學生決定是否採用該決策。

鐘靈獨中的黃勇維稍早前也在《崇young》記者聯訪中提及,他們此次表演的4部劇風格各異,其中《小王子和勇士》、《桃夭》和《春天囧客》都是戲劇比賽中的得獎作品,前者拿下了服裝造型設計獎,而後兩者則獲得優等獎和演員獎。

另一方面,修道院女中的製作人邱恆虹也表示,該校呈獻的《NEET》所欲探討的是,有關時下不升學、不就業、不參加輔導的年輕「尼特族」生活形態,同時也讓社會人士從中反省,究竟是甚麼原因造就了這個族群的出現。

文章摘自東方新聞網2013年7月21日,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65847:&Itemid=24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